价格逐渐回归理性供需格局短期难改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月CPI环比增长1.1%,环比涨幅较1月的1.0%扩大。

担心地方政府利用城镇化推进大量上项目,炒高房价,使农民利益受损,或由此会造成巨大灾难。当前,我国城镇化还没有起步,充满各种热议的声音,有人认为会造成贫富差距扩大,也有人认为房价会因此暴涨。

价格逐渐回归理性供需格局短期难改

不过袁钢明对于李克强总理所表示的中国的潜力还很大,要通过改革来释放潜力的观点表示赞同。因此,这是也是普遍受关心的问题。袁钢明表示,现在人们最担心的是改革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最大困难是什么?而不是改革还能带来多少红利。关于改革红利问题,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总理所说的改革红利是否跟我们所关心的改革是否一回事呢?我们来看,中国现在的改革可能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改革是带来人民收入的增加,管制的缩小,约束的减少。城镇化不是楼越多越好,楼越高越好,应该把标准定的低一点,因地制宜,平衡发展。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推进城镇化一定防止变为房地产化、泡沫化、投机化、财富转移化、贫富差距化。新浪财经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午回答记者提问时称,中国的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配套改革推进。全民人均收入翻一番,首先是在职职工收入翻番。

对研发型企业来说,开发一项新技术、新产品也许需要花费五年、十年的潜心研究,但推向市场两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就迅速被仿造,这已不是个案。建言企业转型之道 针对促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任沁新有几点建议:首先要从增量扩张向存量调整转变。也就是说,如果一名职工的月工资是5000元,企业不仅要付5000元给这位职工,还要为其缴纳2140元的社保,一年社保负担达25680元。其次,要在企业评价机制上引导企业主动转型升级。

而在当前,企业需要按规定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公积金等五险一金费率达42.8%。任沁新还提出要支持企业走出去寻求技术并购。

价格逐渐回归理性供需格局短期难改

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沁新近日表示:作为一名来自装备制造业的代表,我对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感到一些担忧。毫无疑问,随着中国快速发展,装备制造业在很多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中国制造在世界占据了重要分量,其成就有目共赌,令人振奋。当前中国经济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中国企业也加大了走出去的步伐,但是不可否认中国企业走出去还停留在资金换项目、项目换资源层面,国家应积极倡导、引导、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寻求技术并购,这应该是加强国际技术融合、占领技术制高点的有效途径。按中国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测算,如此高的工资性成本和税费率绝大多数企业是难以承受的。

按照收入倍增计划,一名职工月工资达到10000元,企业一年不仅要支付12万元的工资,还要为其缴纳51760元的社保费用。此外,在企业的发展与管理方面,首先要营造规范的技术创新制度环境。目前国有企业采用的是绩效考核制,这种考核评价体系总体上讲不尽科学,重规模轻效益,重当前轻长远,重投资轻回报,重资产轻质量,使得企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大而不实。建言增加员工收入 此外,任沁新指出要为实现员工收入倍增计划创造条件。

他建议国家设立类似于科技投资公司和科技产业基金的资本性融资平台,与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支持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更多的利用好海外的科技和人才资源,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我国的技术实力。目前全国有3.21亿职工,如果没有企业职工的收入倍增,全体居民的收入倍增就沦为空谈。

价格逐渐回归理性供需格局短期难改

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已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同时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三项合计也达23%,随着工资收入提高,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也随之增加,每人每月要缴纳个税985元,职工可支配的现金收入为6715元,可支配现金收入增长比例仅为74.9%。

国家应切实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营造严格、规范的制度环境,从而保护更多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事实上,在我国已经形成了新的条块分割,目前在国内兼并重组很难,兼并国外企业反而比兼并国内企业更容易操作。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唤醒了全中国人民的中国梦,到2020年人均收入翻一番成了全国人民的期盼。结构调整刻不容缓 他表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就是产业结构调整,而产业结构调整中最核心、技术要求最高的当属现代装备制造业。做过一个粗略计算,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企业工资总额每年要增长12%以上才能保证员工可支配现金收入不降低。很多企业规模很大,能力很弱,具体表现在创效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弱,抵御市场冲击能力弱,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扛不住,不堪一击。

做存量调整需要市场导向,同时也需要跨行业、跨领域、跨所有制、跨地区的政策引导。为此,国家应尽快出台为企业减负方案,降低社保缴费及其他税费的比例,让企业能为职工涨得起工资,让职工的期盼不落空

从具体的情况来看,已经占据公司手机业务的主导地位。去年欧债危机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反复影响,而今年虽然还会有,但是影响的频率和程度将会有所减少。

试想,如果大家收入都不高,哪来的生产力?只有大家的收入高了,购买力才会强,内需市场才能真正启动。这在整体低迷的家电行业里来说已属难得。

中国工业报:现在国内的宏观环境,对于企业发展来讲存在哪些不足?如何看待劳动力等企业成本上升问题? 李东生:应该说,现在国内的宏观环境还是在不断改善之中的,我们在融资方面没有问题。同时,集团政府补贴收入减少2.5亿元。5日,李东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仍会坚持通讯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会更加强调彩电业与手机业务的互补和促进作用。目前,作为该公司的营收支柱来源之一,通讯业务似乎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在缓慢复苏,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势头也非常不错。3月5日,当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出现在两会会场上时,立即引起媒体的围堵和拦截。

TCL的手机在全球市场份额中排在第七位,彩电则是排在第四位,生产量更是排在第三位,所以说彩电市场份额在全球市场当中,影响力更大一些。我们去年的业务增长,主要就是来自新兴市场的贡献。

尽管有数据显示,整体盈利水平低于市场预期,但去年该公司仍实现了营业收入696.29亿元,同比增长14.46%,实现净利润12.73亿元。现在,企业遇到的问题是,用工成本正在不断增大,这已经带来了一些成本上的压力,所以企业一定要更多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更多的自动化设备和机器来提高效能,以此解决矛盾越来越突出的成本上升问题。

我相信,今年的情况会有一些变化,会有更多的企业,也包括中国企业在这一轮的竞争当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可能是整个手机市场在向智能机转型当中,大部分从业者都面临着的压力。坦率地讲,去年TCL的手机业务确实表现得不是太好。预期通讯业务在今年一季度业绩有望触底,全年盈利改善仍有待观察。

我觉得,劳动力成本上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它给企业也带来了正面影响,即它客观反映出市场购买力正在不断上升。总体上判断,我们预计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幅度不会太大,当前全球经济增长还面临许多问题和压力,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话,意味着大宗原材料的价格不会大涨,石油、矿产品等基础原材料成本就会相对保持稳定。

据了解,TCL通讯业务,2012年向智能手机战略性升级并强化市场拓展力度,研发、销售费用明显增加,外加市场竞争激励,全年亏损1.69亿元,明显超出预期。目前TCL集团,彩电业务仍是最主要的销售和利润主要来源。

中国工业报:你怎么看目前TCL集团手机业务出现的亏损情况,未来是否会调整手机在公司业务中的比重? 李东生:在去年整个产业里面,似乎大家手机业务做得都不是太好,主要利润都集中在三星、苹果两家公司那里。去年我们在国内的销售增长达到15%,今年我们初步估算会超过15%,争取达到20%。

相关推荐